2)第四百零八章夏国应对_金圣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看似我军少于金军,实则不然。

  毕竟我军以守,而金军以攻,我军只要不出关浪战,漠南的金军将奈何不得我。

  毕竟蒙古军虽然骑射了得,但其攻城还不如宋军,所以北疆以守,便北部安全无恙。

  我军剩下的只要对付西面与东面之敌就可。”

  嵬名令公说罢,众人一阵议论纷纷。

  但讨论了半天众臣也无法想出比这更合适的主意,于是众臣皆出言赞同,示意嵬名令公继续。

  嵬名令公在众人无异议之后,继续指着地图说道:“既然北疆防线以成,那么接下来,我军便要守住东边,以打西边。

  首先,金军在东面的部署看似庞大,其实反而威胁最小。

  为何如此之说,因为东面的金军想要进攻我军,其首先绕不过去的便是我朝的横山防线!”

  听到横山防线一说,在场的众人皆各自点头称善,也认同嵬名令公所说。

  因为这个横山防线太有名了,在北宋时可是抵挡了宋军七十多年,因此横山防线也被夏军称为铁打的横山。

  夏国的横山防线在历史上特别有名。

  横山就在后世的陕西省北部,宋夏对峙的横山实际上是对应着今天的白于山-横山山脉一带。

  这道山脉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南缘,明朝以前一般是游牧与农耕对峙,或中原王朝安置内迁游牧民族的地方。

  其夏国的横山防线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的榆林市境内,为东西走向。

  地质多为厚层黄土覆盖的梁状山地,是无定河及其右侧支流与南部洛河、延河、清涧河的自然分水岭。

  同时也是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。

  主峰白于山海拔一千八百米,最高点魏梁则达到一千九百米。

  横山则是白于山向陕西省东北部的延伸,是芦河与黑木头河、大理河的分水岭,平均海拔一千六百米。

  横山的地脉特征总结起来就是“山地险要,环境恶劣,沙卤不毛之地。”

  以往的宋军是这么描述横山的:无有水草、不毛之地、地居沙卤、流沙险恶!

  从此便可看出,横山对夏军是天然关隘,对进攻的一方是属于妥妥的天险从在。

  而夏国的横山防线其实也多有变化,在其初始时是指夏绥银宥四州八县。

  但随着时代变化(最主要的一个是绥州彻底丢失给了北宋,即绥德)。

  于是在北宋后期的“横山八州则是对应着西夏在此行政建置的八个州、三个监军司。

  分别为龙(陕西靖边县东南龙洲)、银(陕西横山县东党岔镇附近大寨梁)、宥(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古城)。

  洪(陕西靖边县西南)、静(陕西米脂县西北)、盐(陕西定边县)。

  夏(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)、绥(今陕西绥德县)八州。

  以及嘉宁军司(宥州)、左厢神勇军司(夏州弥陀洞榆林市东)、祥右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hw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