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一百零三章 大儒口含天言,半圣圣魂不灭,亚圣历万劫而不朽!_这个御史能处,有事他真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朱龁能不能入圣院,配享天下读书人的供奉。

  并且随着儒教的不断壮大,而无数年受后人尊重?

  朱九渊满脸紧张地看着李青。

  眼下的这幅局面,他从未想过。

  一个如此年轻的读书人,竟然能够做到连孔圣都没能做到的事情。

  不但完善了儒家思想,让儒家大道彻底显化,甚至还创建能让天下读书人通过读书来修行的儒教。

  只要他愿意,朱龁是绝对无法配享圣院。

  除了朱九渊之外,分布在人族七国境内的其他朱龁子嗣,也都脸色严肃,一颗心悬在了嗓子眼。

  国子监,李青看着朱九渊,说道:

  “先贤朱龁开创理学,又提出了格物致知。穷天理,明人伦,讲圣言,通事故。主张知先后行。

  但知先后行与我的学说知行合一有着根本上的不同,更与我立教之言,有着根本上的冲突。”

  闻言,朱九渊一颗心,瞬间沉下去了。

  李青的学说和思想,完全就是为了反驳朱龁而诞生的。

  虽然朱九渊心中不愿意承认,但他岂能不知道知行合一是知先后行的完善和更进。

  他现在后悔了。

  后悔自己不应当为了一己之私利,而故意压制甚至打压李青。

  先祖若入不了圣院,他难辞其咎。

  “当然,我们不能用现在的学说来否定先贤们曾经所做出的贡献。”

  在朱九渊近乎绝望当中,李青的声音再次响起。

  “随着时代的发展,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,思想和学说,也会进行更迭,这是大道规律,非人力所能勘透。”

  “孔圣之前,礼不下庶人。这是天下所遵从的礼。直至孔圣提出仁爱天下,礼才下达庶人。

  古往今来,无数人都相信所谓的天命论,认为人生下来便有贫贱富贵之分。

  我却信奉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!信奉人定胜天!

  而事实上,我的学说民贵君轻社稷次之,也得到了儒家大道的认可。

  侧面验证了天命论是错的!

  但不可否认的是,天命论的确给儒家带来了深远的理想。

  同样的还有先贤朱龁的理学。

  此学说,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,也就是义理之学。

  朱龁总结了以往的儒家思想,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。

  我的学说知行合一,亦是在朱龁的知先后行上所建立。

  其思想,影响人族七国上千年。其功绩,后世不可抹杀。

  先贤朱龁,当入圣院。”

  虽然朱龁的思想,有诸多弊端。

  但不可否认的是,作为鲜有的能与孔圣比肩并提的先贤,朱龁对人族的贡献要大于他学说中的弊端。

  这种弊端,是时代造就。

  是以后世的目光来审视,才能发现的弊端。

  要是因为与朱家有着学说之争,而不让朱龁进圣院,李青过不了心中那一关。

  更经受不住文胆的考验。

  一旁本来已经万念俱灰的朱九渊闻听先祖朱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hw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