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关于《长安三万里》的剧情背后,一个令人细思恐极的细节_唐奇谭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就是电影中似乎无所不在的阶层歧视和阶级固化。或者说繁华盛世背后的巨大危机与矛盾

  这也是我在1998年开始在西陆BBS练笔,写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架空小说《幻之盛唐》,到十六年后些黄巢农民起义军的架空小说《唐残》,一直在反思和琢磨过的问题;

  首先,是电影中提及的几位历史名人的背景,李白什么的商人之后,没有什么好说的,但实际上他交游遍及天下,大半辈子都没有缺钱过;就算倒霉了还有足够得力的友人帮衬。

  比如诗圣杜甫,他可不是什么草根出身,而是号称“城南韦杜,离天两尺”的少陵杜氏的子弟,比邻而居的城南杜氏和韦氏,有唐一代合起来出了三十五位宰相;贞观之治中房谋杜断的杜如晦,就是杜甫的先人。

  又比如诗佛王维,他也是五姓七望中太原王氏的重要支系,祖上出过皇后、宰相不计其数,其中包括高宗、玄宗的中宫;

  还有座位主角的高适,出自《氏族志》顶流的渤海高氏,地地道道的世家子弟;虽然电影里描述的很落魄,但实际上拥有家族继承的大庄园作为托底,而能够在一次次失意落魄之后,在故里操练、耕读不缀;所以,才视入幕为官自堕身份。

  但是,在权相李林甫为首,代表既得利益官僚体系面前,当初唐太宗通过科举给寒门庶族打开的一线上升渠道,早已经被变相关闭了。就连这些出身古老家门的世家子弟,也同样是上进无望,最后要靠玉真公主的门路才能问答帝前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hw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