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_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69章年少不可得之物

  刘荣不知道这一日,发生在上林苑的一切,究竟有没有老爷子的手笔。

  但毋庸置疑的是:刘荣抓住了这个不是机会的机会。

  ——老爷子和东宫之间的微妙关系,应该可以就此恢复正常,至少是能维持住表面和气。

  至于刘荣自己,虽然不大可能就这么容易的被东宫窦太后接纳,但也至少得到了窦太后勉为其难的认可。

  还有更好的选择吗?

  除了刘荣——除了认可刘荣这个太子储君,窦太后,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,甚至是不比刘荣差太多的选择吗?

  答案,是显而易见的。

  就好比几百年后,唐祖李渊堂堂天子之身,尤其还是开国之君,却在玄武门之变后,甘愿被儿子软禁于深宫多年,便是这个道理。

  对于刘荣而言,这也已经足够了。

  言罢,刘荣也不忘哀叹一气,又故作随意的嘀咕了一句:“若是真要娶阿娇,那儿还要头疼母亲那边……”

  “太子解决了东宫——至少是让东宫不再敌对太子,馆陶主能拿捏太子的筹码,可就又少了一个。”

  ——天知道这么些年,天子启为了不让薄皇后生下个嫡长子,而付出了多少努力。

  “——南皮侯窦长君虽然已经薨故,但袭爵的世子窦彭祖,也总还有中人之姿;”

  天子启最终,只丢出这么轻飘飘三个字。

  倒是让刘荣想起后世,某知名游戏中的人物金句。

  就拿当年,‘太子启’做出的选择来说:以太子妃为筹码,换得彼时的东宫薄太后的支持,确实是为彼时的太子启解了燃眉之急。

  所以,本着‘我的选择也不见得有多好’的原则,对于刘荣另辟蹊径,放弃‘联姻’这个最省事、最简单有效的政治结盟手段,天子启并没有急于否定,而是更偏向于观望。

  “这天底下最难还的,便是人情……”

  如太尉周亚夫不计代价、不求回报的支持;

  “——治大国如烹小鲜~”

  ——反正你就剩我这么一個嫡子了,如果不让我坐江山,那爹你就努努力,看咽气儿之前,能不能再给我大唐生个好太子出来。

  “还是担心馆陶主?”

  没得选,所以只能和唯一一个能勉强凑合的人选,尽可能维持相对健康的关系。

  “儿臣,会灵堂即位。”

  对于天子启的突发奇想,先帝不是破口大骂,就是冷言嘲讽。

  答案是:如果豁的出去,李渊还是有相当大的机会,从儿子李世民手中,将大唐的江山社稷重新夺回来的。

  漫长的沉默,终随着天子启这耐人寻味的一句话而宣告结束。

  “薄昭一死,薄太后当即势单力薄,便只能投资未来,为薄氏谋求个太子妃的位置。”

  曾几何时,先帝是否也曾像现在的自己一样,看着自己的儿子——自己的太子,拿出一个个荒诞的想法或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hw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