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59章 陆皓明说:“小何你当秘书的,不要鼓掌。”_升官证道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以陆皓明为中心,大家围成一个圈。

  支书娘子为每人端上一杯茶。

  二十多人坐下,还有一些十五六岁的姑娘,小伙,大概是没读学了,有的站在人群外围,有的坐在地坪里的石礅上,他们尖起耳朵旁听。

  陆皓明扫视一看,发现这些十五六岁的姑娘小伙面容都有特色:女孩大多都是双眼皮大眼睛、瓜子脸、高鼻梁,小嘴巴、皮肤白晳。小伙子大多都是国字脸,尖鼻子、眼窝内陷。

  成年人则不同,有的是这样,有的不是这样。

  曹纯书记说:“同志们,今天陆书记下乡调研,因为魏秀峰同志上次参加宣传部举办的座谈会,提了一条发展高岭山旅游的意见。所以陆书记来了。首先,我要做个检讨,对高岭山不熟悉。

  所以,今天请大家来座谈,高岭山是否有旅游价值,大家都来谈一谈。”

  村民很兴奋。又怕谈不好,都你推他,他推你。

  魏秀峰说道:“魏叔,你再给我一点酒嘛,我不多喝点,谈不好的。”

  众人窃窃发笑。

  支书娘子从家里端来一碗酒,嗔骂道:“你要是说胡话,婶娘就扇你三耳光。”

  魏秀峰回头对支书娘子笑道:“放心,哪个县委书记来找个我啊?陆书记主动来找我,我感动啊。

  你以为我真癫啊,魏氏家族都是知书达理的。”

  他喝了一口酒,抹了一下下巴,说道:

  “尊敬有陆书记,蒙您愿委自枉屈,愿意下乡来找我一个小民,我就如长江之水,一倾东南。”

  陆皓明望着他,微微点头。

  “高岭山顶,自康熙灭三藩之后,一直是我们魏姓人家的世居之地,我们开荒山,造良田、辟道路,到嘉庆年间,已建成一个两县之间的重镇。

  当时商贾云集,车水马龙。魏姓人家,户户都赚了钱。纷纷送子弟读书,出了不少秀才,还出过一名举人。可以说是半耕半读,书香绵绵。

  因此,我向陆书记建议,恢复高岭古镇,修古街,建古道,设凉亭,建客栈、养马种茶,我们都搬到原来的山顶上去住。”

  陆皓明问:“这样的复古小镇到处在建。你设想的古镇有什么特色?”

  魏秀峰站起来做着手势:“建在平地,不过一平常古镇而已,修在山上,有历史依据。”

  “别人也有历史依据。”

  “不,书记,物以稀为贵,高峰顶上的古镇,不止看镇,更可以站在山顶上,眺望两县,远山近水,尽收眼底。

  何况那山顶上原来有观音殿,是民众求子朝圣之所,修复之后,信众逶然于途。

  再买茶买马,拾级而上,铜铃声声,风山阵阵,古意盎然。

  书记,我是老师,但不是书生。书生出口成章,下笔千言。临事心中实无一策,我在家图纸都画好了,就等慧眼识珠。

  等了几十年,青丝变成白发,今天等来了陆书记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hw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